穗陈李济博物馆,将四百余年的历史长卷演变成流动的画卷和电影
2018-01-30
图片说明(图片均由记者郭静拍摄):伴随着历史的进步,陈李济存济世之心,始终坚守古方药之正,且行中传承、创新与发展。而历代陈李济人也秉承“济世”的祖训,收集民间验方悉心炮制正药,结合实践创新研发新药。四百多年来,经过不断的实践和传承,练就了“蒸、炒、灸、煅”等药材炮制的秘制工艺。
人与人之间的缘分,总有它的“因果”。行走“江湖”,很多时候“相请不如偶遇”。十几年来,来往于广州大道南洛溪桥脚不计其数遍,始终不知在洛溪桥脚旁的城中村中,还隐匿着一间鲜为人知中药博物馆----陈李济博物馆。应好“基友”的邀请,开车来到了“并不陌生”,但从未涉足的陈李济博物馆。
“并不陌生”是因为曾几何时,每次去香港药店“转悠”的时候,总能看见标示“陈李济”品牌的药品,总也以为“陈李济”的品牌源自香港,非也!香港的“陈李济”是这个品牌的创始人的后人所开,而国内的“陈李济”也是“陈李济”这个品牌的后人所开,但中国是“陈李济”的发源地,在中国的这个“陈李济”则是这个品牌的“祖宗”。
环顾陈李济博物馆四周,轻踏着时光细嗅着空气里的淡淡花香,周围充满温暖的阳光,又不失清风相伴,静静聆听着这“四百余年,古方正药”穿越时空的倾述。记者看到,陈李济博物馆是一幢别致的两层建筑,大理石的外墙和精制的木花玻璃窗,尤其是那个高大的拱门,令很多老广州人都感到似曾相识。我站在陈李济博物馆的大门前,抬头仰视着大门上方的三个大字“陈李济”,默默感受着这四百年绵延不息的邂逅而怦然心动。
翻阅历史的长卷,中国的中医药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强调“未病先防,健康养生”。老祖宗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、精髓融入到这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。透过岁月的罅隙,陈李济几世轮回,四百多年的老字号至今仍屹立不倒。文化来源于生活,尤其根植于民间的中医药文化让“老广们”痴迷。比如“上火就要喝凉茶,湿滞就要看中医。”这不仅是老广的一个生活习惯,就连外省人在岭南呆上一段日子,也同样深有体会。从这句话中不仅能看出岭南特有的中医药文化,也反映了中医药文化在岭南地区深厚的底蕴。
佛说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陈李济在最初的时光里,在历史尘埃的前尘往事、时光隧道中繁华依旧,静守着这四百年的尘世轮回。据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,已跻身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陈李济不仅有400余年历史,也是目前全世界“最古老的正在运营的制药厂”,更是中国南药的代表。
阅你,一世风情,沉我,一生痴醉。打开百年雕花大门,步入大厅中,正面一个药台,内有“掌柜”和“伙计”在药柜前“执药”。一旁的“坐堂医师”正准备为“病人”把脉……蒸药、舂药、药材出仓、炮制药材……每一个步骤都浓缩了制药过程的仔细与艰辛。
漫步在陈李济博物馆,记者发现,1200多平方米建筑内陈设古朴考究,大厅墙上悬挂大幅陈李济创始人炭画像、“杏和堂陈李济”大牌匾以及案前神情逼真的大夫号脉场景……置身其中极易让人产生时光倒流到从前的错觉。作为中医药400年的活化石,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以场景复原为主,将场景“重现”和观众参与融合在一起,向世人展现中药传统工艺。
经年轮回,不问缘深缘浅。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气候特点、人文特点和体质差异,中医强调天人合一、阴阳平衡,注重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,所以就形成了各地的中医药文化和用药特色。记者在博物馆里看到,有大量栩栩如生的蜡像,模拟再现制药加工过程。工作人员介绍,这些蜡像均是从西安定制的,材料采用高科技高分子聚酯做成,制作的蜡像人物非常逼真,比如蜡像头顶上的毛发都是采用真人毛发植入的,价值不菲,达到几十万元一个,再现和还原了很多已经失传的中药传统制作流程。
在参观的行程中,工作人员介绍说,“陈李济”的创办,有一则动人故事:相传四百年前的1600年(明朝万历年间),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,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(今北京路194号)经营一间中草药店。一天,李升佐乘船经商归来,船靠岸后发现一包银两。李虽是商人,但并不因财昧义,乃在码头久久等候。果然,片刻过后,便见有一人十分焦急四处寻找,此人正是失主陈体全。陈当日从外地收得货银搭船回广州,因急于上岸,把货款遗留在船上。李当即奉还银两,陈感李情高谊厚,遂结为深交。陈恳切将遗银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,两人立约:“本钱各出,利益均沾,同心济世,长发其祥。”并将草药店取字号“陈李济”,寓“陈李合作,同心济世”之意。从此,“陈李济”这个字号就在广州创立起来。当年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大都会,北京路又是广州商业旺地,过往客人每日成千上万。“陈李济”创立之后,念念不忘“同心济世”的立店宗旨。比如,每每夏日来临,“陈李济”就在路边设茶缸,免费供应茶水。又如,民国初年广州大浸水,很多房屋倒塌,大量市民无处栖身,“陈李济”就出钱煮粥,并拿出浸水中抢救回来的药品施与灾民。
在陈李济的博物馆的偏厅,记者看到在墙壁上挂着几块鲜红的木牌匾。其中一块是同治皇帝御赐的“杏和堂”。典故介绍显示,有一年,同治患了严重风寒,“陈李济”的一粒“追风合苏丸”治好了他的病。他高兴之余便赐了此名,书写则由光绪的老师翁同和书写完成。
生命的美丽,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去之中。陈李济博物馆综合运用影音、动漫等现代多媒体手段,以讲故事的形式,将历史变成流动的画卷和电影。而最具特色的是陈李济首创的蜡壳包装工艺。馆内展示了从煮蜡、溶蜡、串原子、蘸蜡、入丸、封口、剪蒂、盖印等八项手工操作工艺,这一为适应南方湿热气候而发明的蜡壳包装技术,成为“南药”对中药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之一,引发了全国中药包装的革命。尤其是“蜡壳大蜜丸”的生产工艺是“陈李济”的骄傲。虽然做法简单,但用蜡块封住药丸,使得保质期大大延长,这也掀起 了制药业的一场革命,全国风行。比如抗战时期,“陈李济”附近一井中曾捞上来许多“蜡壳大蜜丸”,经数十年浸蚀而丝毫无损 。
据悉,历代陈李济人秉承“济世”的祖训,收集民间验方悉心炮制正药,结合实践创新研发新药。四百多年来,经过不断的实践和传承,练就了“蒸、炒、灸、煅”等药材炮制的秘制工艺。比如广东有“三件宝”:陈皮、老姜、禾秆草。尤其是陈李济的镇店之宝“百年陈皮”和乌鸡白凤丸曾被帝皇钦定为贡品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陈皮是重要的传统南药,陈李济由创办开始每年都会收储陈皮,代代相传。每年农历九、十月都会花重金大量收购新会柑,重重挑选剔除杂质,并叠好装入草席包,标明入库年号,按先后顺序存入果皮仓储藏。记者在博物馆二楼看到,博物馆仿造了当年果皮仓储场景,果皮仓楼底为杉木栏栅,底下有数口煮蜜锅,用以炼蜜泛丸,蜜糖长年累月透过栅状楼板,徐徐渗入陈皮之中,久而久之,陈皮外表色如檀香木,光亮如同抹了油;内层附着薄层松化又不脱落的粉末。而“陈李济”独创的储藏陈皮方法,体轻、气味清香,放置百年也不会有虫霉变。记者获悉,百年陈皮的售价比黄金还要高,十分珍贵。
伴随着历史的进步,陈李济存济世之心,始终坚守古方药之正,且行中传承、创新与发展。绕过广绣屏风进入大厅,时光仿佛倒流百年。墙壁上的名家题跋、字画、书法挂满了四面墙壁。陈李济历经了四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,留下了创始人陈李二公济世奇缘、药材进贡慈禧太后、同治皇帝御赐商号、广告歌谣成为革命暗号等传奇故事,也留下了蕴含现代营销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历史痕迹,比如陈李两家每三年一次轮流担任司理(轮流坐庄)堪比股份制改造、承担社会责任打造品牌、首创蜡壳包装的技术创新等。推动中药现代化、弘扬祖国中药历史和岭南中药文化,成为广州两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印记和名片。
【讲古侃史】
典故一:陈李济威水史
创建于公元1600年(明朝万历27年)的“陈李济”,迄今已逾400年之久,比北京同仁堂还要早69年,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老字号。其不仅代表了岭南中药文化的精髓,更称得上是一块见证我国中药发展历史的“活化石”。
典故二:“陈李济”成广州起义接头暗号
“陈李济,神龙茶,发烧感冒有揸拿。”这句话不仅仅是陈李济的流传歌谣,更是当年广州起义的一句接头暗号!在民主革命时期,与彭湃并称“工家革命两巨头”的杨殷烈士就是“李家”女婿。他在大革命时期到陈李济厂发动工人组织工会,并把它作为大后方,领导1927年的广州起义。而“陈李济,神龙茶,发烧感冒有揸拿。”这句当时老少皆知的歌谣,也成了起义接头的暗号之一。
典故三:首创蜡壳工艺
陈李济首创蜡壳药丸制作工艺是中药制剂的一大创举。岭南天气潮湿,多数中药材含有糖、淀粉、挥发物等成分,极易吸潮、霉变或招惹虫蛀。于是,陈李济人用蜂蜡与木蜡等材料混合治成蜡壳,然后将药丸裹在其中密封,使之久存而不变质。据悉,在抗战期间陈李济厂附近一口井中曾捞上来许多十几年的“蜡壳大蜜丸”,里面的药丸竟丝毫无损,制作之精令人叹为观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