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级非遗文化(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)进校园第一站——天府路小学
2015-12-22
为了更好地传承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引导青少年认识非遗、参与非遗保护,12月15日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进校园第一站,来到了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。
活动现场
陈李济中药博物馆馆长吴翔担任非遗课堂主讲人,通过微电影展播、现场展演、动手体验等方式,让学生们近距离、亲身体验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的魅力。
陈李济中药博物馆馆长吴翔担任非遗课堂主讲人
现场直击
陈李济“百年陈皮”文化,是对中医药国粹的传承和创新。课堂上,陈李济罗师傅现场演示陈皮制作第一步——开柑取皮,吸引了全班同学目光。陈皮以新会柑晾晒的陈皮为最优,通过对比沙糖桔与新会柑的气味、外观等,了解陈皮的特性及其药用价值。年纪轻轻的小学生们对陈皮健康养生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
陈李济罗师傅现场演示开柑取皮
学生们对开柑取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
通过嗅觉对比沙糖桔与新会柑的差异
陈李济“首创蜡丸”文化是“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保护内容。岭南天气潮湿,使得中药材极易吸潮、霉变或招惹虫蛀,陈李济首创的蜡壳丸包装工艺,从外包装上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。吴馆长通过一个有趣的对比实验,取等量的米饭两份,一份放入蜡壳丸中,另一份放置在空气中,隔一个夜晚,观察两份米饭的变化,从而验证了蜡壳丸优良的气密性。不少学生表示第一次接触蜡丸,但通过学习,便马上记住了蜡壳的作用。
第一次接触蜡壳丸,学生们十分好奇
通过学习,马上记住了蜡壳的作用
陈李济传统中医药文化以“首创蜡丸”和“百年陈皮”文化为代表,2008年入选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,也是广州为数不多的“国家级非遗项目”之一。在广州市旅游局发布的“广州简历”中,“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”还被作为广州的“城市名片”。